社會保障卡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從這一名稱的含義上講,發放的對象是政府有關部門實施社會保障的人群;從其內容上講,可以涉及有關個人社會保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會保險,也包括就業服務,一些地區的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管理需要,還將更多的社會管理事務也放入其中;從其涉及的地域上講,這是全國范圍內可以使用的IC卡,可以適應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和社會保障系統聯網的需要,適應人員流動的需求。
社會保障卡,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于勞動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卡(IC卡)。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人社部表示將用5年左右時間,使社會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2011年8月3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社會保障卡采用全國統一標淮,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采用公民身份號碼。
要正確理解社會保障卡這一概念,還必須清楚社會保障卡與其他行業性IC卡,特別是同銀行卡的關系。由于社會保障卡上存有的供持卡人在醫院就醫結算的“個人賬戶”,類似于銀行卡的“電子錢包”,一些地區或廠商便采用銀行卡的標準來設計社會保障卡。銀行卡標準是針對銀行卡應用而制訂的規范,其文件存儲格式、指令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是針對與金融有關的各種交易行為設計的。而勞動保障領域發放的IC卡主要是用于行政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對信息記錄進行管理,與銀行卡的功能有很大不同。社會保障卡中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也同銀行卡中的“電子錢包”有本質的區別,它記載的是個人賬戶中“帳”的情況,而不是真正的“錢”。持卡人將個人賬戶余額劃到卡中之后,醫療保險機構仍然要對賬戶的使用負責,即使持卡人的卡丟失、損壞,只要掛失前個人賬戶上的資金未被他人冒用,便仍舊歸持卡人 社會保障卡卡面。
所有,仍可以使用這部分賬戶進行醫療消費。而銀行卡中的電子錢包一旦用戶將錢圈存到卡中,這筆錢便同銀行無任何關系,一旦卡丟失、損壞,其損失完全由持卡人承擔。因此,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絕不能采用電子錢包的模式進行處理。還有些地方將社會保障應用和金融應用放到一張卡上,對此,是不提倡的,因為將商業性應用和管理性應用集于一卡,在管理上會造成許多弊端,會給持卡人和管理機構帶來許多不便,甚至給持卡人造成損失。
社會保障卡卡面和卡內均記載持卡人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等基本信息,卡內標識了持卡人的個人狀態(就業、失業、退休等),可以記錄持卡人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信息、職業資格和技能、就業經歷、工傷及職業病傷殘程度等。社會保障卡是勞動者在勞動保障領域辦事的電子憑證。持卡人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結算;可以憑卡辦理養老保險事務;可以憑卡到相關部門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可以憑卡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等。此外,社會保障卡還是握在勞動者手中開啟與系統聯絡之門的鑰匙,憑借這把鑰匙,持卡人可以上網查詢信息,將來還可以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
藍卡:16歲以上(含16歲)的人使用
綠卡: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使用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持卡就醫仍以選定醫院為準
實行持卡就醫后,個人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仍以醫保手冊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為準,A類、中醫、?漆t院可以直接就醫。
就醫不帶卡不能報銷
領到社保卡的參保人員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保卡。未出示社?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鸩荒苤Ц。
參保人員因急診、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補換卡期間、參保后未發卡等情況就醫的,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個人現金墊付后按原流程再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
社?ㄑa辦過程中就醫須帶《補(換)卡證明》
在社?ㄑa辦的過程中,如果您病了,也不用著急。在補辦新卡時,社?ǚ⻊站W點會為您開具一張《補(換)卡證明》,您可以拿著《補(換)卡證明》到定點醫院就醫,并保留處方明細、收費單據,按原規定報銷。
持社?ň歪t后現行門診起付線政策不變
參保人員持卡就醫后,門診起付線標準和原來規定一樣,即參保人員門診費用一個年度內只扣一個起付線:在職人員1800元,退休人員1300元。政策規定門診起付線以下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資金支付,我市的個人帳戶資金已劃入銀行存折自由支取,因此起付線以下的醫療費用個人就醫時需要全額付費。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按照政策規定的報銷比例,個人只負擔應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
參保人員在使用社?ㄖ皯M早將手中已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單據報銷。如持卡就醫前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尚未申報的,持卡就醫時在起付線以內的門診醫療費用需要交全費,超過起付線部分的費用,只需交納自己自費和自付部分。領卡前未申報的門診醫療費用需到區醫保經辦機構按原流程報銷,報銷時不會再次扣除起付線。
持卡就醫后個人帳戶管理方式不變
目前個人帳戶管理的政策沒有調整。持卡就醫后參保人員的個人帳戶金額仍按月劃入參保人在北京銀行的醫保專用存折中,個人帳戶資金仍可在銀行自主支取。
門診掛號診療費用定額支付2元
自2009年6月1日起 門診診療費由醫療保險基金定額支付2元,其余費用由參保人員現金交納。
社會保障卡申領時間安排
根據《社會保障卡發行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社會保障卡的發行對象為本市戶籍人員以及按規定可享受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和其他社會公共服務的非本市戶籍人員。” 社會保障卡發行范圍廣泛,為確保發行工作有序進行,現將我市社會保障卡申領工作時間安排公告如下:
一、根據《麗水市社會保障卡數據采集實施方案》,我市社會保障卡發行按照下列次序:
(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
(三)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
(四)其他對象。
2011年底前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數據采集工作,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全市規模發行社會保障卡工作。各縣(市)應根據實際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
二、根據《市、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社會保障卡申領工作實施方案》,為確保市、區社?ㄉ觐I工作有序開展,市本級和蓮都區各單位將按照下列時間開展社?ㄉ觐I工作:
(一)9月10日到9月20日,試發卡單位數據采集。
(二)10月11日起,市、區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批量申領數據采集。(市本級單位11月5日前完成;區各單位11月15日前完成)
(三)11月1日起,市、區企業單位批量申領。
(四)12月1日起,受理個人零星申領。
今年該市全面發放社?,持卡就醫人群在不斷增加,其中一部分人還不太了解社?ㄈ绾问褂,在持卡就醫及報銷的過程中碰到難題。近日,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給予解答。
問:在使用社?ㄖ,已發生門診醫療費用,如何報銷?
答:使用社?ㄖ,已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交到單位或社保所按原流程報銷,如果您已使用過社?ň歪t,需同時將社?ㄉ辖。
問:門診掛號診療費用不按比例報銷了?
答:自2009年6月1日起,門診診療費由醫療保險基金定額支付2元,其余費用由參保人員現金交納。值得說明的是,無論患者今年發生的醫療費用是否超過門診起付線,醫療保險基金同樣定額支付2元。
問:外購藥品醫療費用是否持卡實時結算?
答:因外購藥品發生的醫療費用不進行持卡實時結算,仍按原結算方式操作。
問:參保人員什么特殊情況下發生的全額現金墊付醫療費用可進行報銷?
答:如遇有急診未持社會保障卡、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手工報銷或補換社?ㄆ陂g、參保后未發社會保障卡等情況就醫的,仍由參保人員個人現金全額墊付醫療費用,不能在醫院直接完成實時結算,符合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條件的,要按照原流程辦理手工報銷手續。
問:如何讀懂實時結算收費票據?
答:實時結算收費票據明細中,醫療保險范圍內金額能夠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費用總額。
本次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按照政策規定應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總額,包括門診大額醫療,退休人員補充保險,殘疾軍人補助。
“本次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包括三部分內容:
1、自付一:按比例個人應負擔的醫療費用(包括起付線和超封頂線以上金額);
2、自付二:乙類目錄中需要個人負擔的金額(如乙類藥品中個人自付的10%的醫療費用);
3、自費:報銷范圍(即藥品、診療、服務設施三個目錄)以外的醫療費用;
當次就醫醫療費用總額=本次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本次個人負擔。
問:在職轉退休人員應如何進行社?ㄐ畔⒆兏?
答:持卡人信息,可到發卡單位所在區縣的社保經辦機構進行數據同步。
問:在職轉退休人員沒有及時變更社?ㄐ畔霈F哪些問題?
答:在職職工退休后沒有及時變更信息,在持卡就醫時,仍將按照在職職工的門診起付線和報銷比例進行報銷,這可能會損害參保人員的醫保權益。
問:持卡就醫是否需要選定醫院?
答:實行持卡就醫后,個人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仍以醫保手冊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為準,A類、中醫、?漆t院可以直接就醫。
問:參保人員持社?ň歪t,起付線有變化嗎?
答:持卡就醫后起付線標準不變:參保人員門(急)診費用一個年度內只扣一個起付線:在職人員1800元,退休人員1300元。政策規定門診起付線以下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資金支付。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按照政策規定的報銷比例,個人只負擔應自付部分的醫療費用。
問:持卡就醫后,個人帳戶管理的政策有何調整?
答:目前個人帳戶管理的政策沒有調整。持卡就醫后參保人員的個人帳戶金額仍按月劃入參保人在北京銀行的醫保專用存折中,個人帳戶資金仍可在銀行自主支取。
問:已領取社?ǖ膮⒈H瞬簧鲗⑨t保手冊(藍本)丟失,如何處理?如社?▉G失,如何補辦?
答:需通過單位到參保地的區縣社保中心辦理補領醫保手冊(藍本)手續,在補辦醫保手冊(藍本)時,單位需提供持卡人的社?,區縣社保中心將為其同步更新社?ǖ目▋刃畔。
社?▉G失需通過單位到參保地的區縣社保中心辦理補領卡手續,單位需同時提供參保人員的醫保手冊(藍本),區縣社保中心將為其同步更新社?ǖ目▋刃畔。
問:社會保障卡到哪里領?
答:在職人員在參保單位領卡;退休人員在原參保單位領卡;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在參保街道社保所領;職介、人才存檔人員在參保區職介、人才服務中心領卡。
問:領到卡后,發現卡內信息有誤怎么改?
答:發現此種情況,多為照片與本人不符,或姓名音同字不同等。凡屬上述情況,持卡人應通過單位將社?ń换貐^社保中心。
問:領到的社?ㄅc本人身份證信息不一致怎么辦?
答:將社?ㄅc身份證或戶口簿復印件交給單位,由其上交區縣社保中心重新制卡。
問:如何查詢卡內信息?
答:可持卡到卡服務網點由工作人員幫助查詢,或持卡在自助終端機電子觸摸屏上自助查詢。
目前,本市社?ǚ⻊阵w系主要由社?ǚ⻊站W點、社?ǚ⻊諢峋、社?ǚ⻊站W站和社?ㄗ灾⻊战K端四部分組成。社?ǚ⻊站W點設置在全市300多個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和18個區縣社保中心及市經濟開發區社保中心,方便持卡人辦理社?ㄏ嚓P業務;社?ǚ⻊諢峋是“96102”,提供24小時開通服務;另外通過登錄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可進入社?ǚ⻊站W站界面。社?ǚ⻊站W點和本市二級以上的定點醫療機構內均安裝了社?ǚ⻊兆灾K端機,可實現查詢醫保信息以及預掛失等功能。
問:為什么單位中有的職工有卡,有的沒有?
答:本次發放的社會保障卡為2009年2月16日零時醫療保險數據庫中的時點信息,此后新參保的人員及因信息比對有誤需進行二次信息采集的人員不在本次發卡范圍。因此,造成單位中有的職工有卡,有的沒有。
問:參保人領卡后,對持卡就醫的時間如何確定?為什么一些單位告知參保人在下半年或年度才能使用社?ň歪t結算?
答:參保人員在領到社?ê,即可到定點醫療機構持卡就醫、實時結算。但在此之前如有個人全額墊付的醫療費用,應提前辦理手工報銷手續。
問:已領取社?ǖ膮⒈H藛T,其手中的醫保手冊(藍本)是否繼續使用?
答:本市的社?▽⒎制诜峙l放,在社?ㄍ耆娲t保手冊(藍本)之前,社?ㄅc醫保手冊(藍本)并行使用。醫保手冊(藍本)停止使用時,將向全市發布通知予以告知。
問:本次看病忘了帶卡怎么辦?
答:領到社?ǖ膮⒈H藛T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未出示社?ǖ,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鸩荒苤Ц。
問:初次使用社?ǖ膮⒈H藛T如何辦理開卡的手續?
答:參保人員持社?ǖ蕉c醫療機構就醫,在辦理掛號或交費的同時,社?纯砷_通。
問:持社會保障卡怎樣看?
答:首先,在掛號時必須出示社會保障卡,現金交納個人自付、自費費用,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收費票據;其次,到診室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出示社會保障卡和“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第三,交費時,須將社會保障卡和交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自費部分費用;最后拿到結算單據后,認真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
問:退休人員統一補充醫療保險是否同時刷卡結算?
答:是。
問:補(換)社會保障卡期間如何看?
答:參保人員在申請補(換)社會保障卡期間,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需要主動出示《新發與補(換)社會保障卡證明》。定點醫療機構根據《新發與補(換)社會保障卡證明》采集有關的信息,并上傳費用明細。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結算醫療費用時,全額收取現金,出具相關單據,參保人員持新的社會保障卡按原流程進行醫療費用申報。
問:持卡人員到不具備刷卡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如何就醫?
答:持卡人員到不具備刷卡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先現金全額交費,由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醫療費用單據,并上傳醫療費用明細,參保人員持社會保障卡按原流程進行門診醫療費用報銷。
問:發生工傷事故后就醫,如何區分是否應當用社?▽崟r結算?如實時結算了,后又被認定工傷,如何解決?
答:如果認定確實是工傷事故,應全額墊付醫療費用,后經由工傷保險報銷;如實時結算,后又被認定工傷,參保人員將實時結算的費用辦理退費,再全額墊付醫療費用,事后將全額墊付的醫療費用申報至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手工報銷。
問:哪些情形需進行社?ㄐ畔⒆兏?
答:(1)醫療保險在職轉退休;
(2)殘疾軍人新參保;
(3)轉換醫療保險險種;
(4)特殊病種審批。
(5)手冊丟失補領手冊。
問:社?▉G了怎么辦?
答:持卡人的社會保障卡遺失后,可撥打社會保障卡服務熱線“96102”(24小時服務)進行電話預掛失。也可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到社會保障卡服務網點辦理書面預掛失手續,或直接在社?ǚ⻊站W點及二級以上的定點醫療機構設置的自助終端機上進行預掛失。預掛失的有效時間為10天,超過有效時限自動解掛。
掛失人確定丟失的社?o法找回,需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證到社會保障卡服務網點進行正式掛失,同時辦理補卡手續。15個工作日后,申請補卡人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和《新發與補(換)社會保障卡證明》(簡稱:《領卡證明》,見附件一)到社會保障卡服務網點領取社會保障卡。辦理正式掛失后,不能再辦理撤銷掛失。
社會保障卡是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參保人就醫、購藥而辦理的用于驗明身份,記錄、儲存個人帳戶資金及使用情況的電子信息卡片。參保人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可在本市任何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或定點零售藥店購藥?ㄆ话悴捎脳l碼卡、磁條卡、IC卡,IC卡也稱集成電路卡。條碼卡是最簡單的一種卡片,成本低,在1996年濟南槐蔭區搞醫保試點時,采用了條碼卡,從使用的效果看,很差,原因是,它要求有很強大的計算機網絡做支持,客戶化工作量大;磁條卡客戶化工作量與條碼卡比,簡單的多,但它對計算機網絡要求與條碼卡是一樣的;IC卡也稱為智能卡或集成電路卡,目前分三種類型,一是存儲器卡(MEMORY卡),它的集成電路是可用電擦除的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每個城市IC卡社會化功能方面都基本相同,主要以圍繞勞動和社會保障業務服務為核心開展的五大社會保險(醫療、養老、工傷、生育、失業)應用,其中IC卡就醫結算發揮著主導核心服務功能,個別城市開展了其它相關業務服務,設置了專用金融區,增加了電子錢包和相應的支付功能。
卡系統軟件包括密鑰管理系統、發卡管理系統、卡管理維護系統、交易管理接口、卡內查詢系統、帳務管理、數據網絡傳輸、清算管理、HIS(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異常交易處理功能等等。
社?ǖ挠布w系結構主要包括:服務器、工作終端、初始化設備、讀卡設備、加密機等等。
2011年8月21日,人社部表示,他們正在推行社保一卡通,部署擴展社會保障卡應用領域的工作。為此,該部發布了《關于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的通知》。加載金融功能后的社會保障卡在具有信息記錄、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功能的同時,還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以便促進金融服務民生,方便群眾享受社保待遇和金融服務。
具有金融功能的社會保障卡的金融應用為人民幣借記應用,暫不支持貸記功能。該卡卡片介質為接觸式芯片卡,可以用芯片加隱蔽磁條復合卡的形式暫時過渡,芯片中應同時包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應用和金融應用。
人社部要求,各地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社會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的目標。到2010年底我國社會保障卡發卡數量約為1億張,到“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預期將達到8億張,覆蓋60%人口。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2011年8月3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社會保障卡采用全國統一標淮,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采用公民身份號碼。從此,社?▽⒓尤虢鹑诠δ,全國統一。
在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應用中使用,目前不支持貸記功能,使用范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根據有關規定,社?ㄗ鳛槠胀ㄣy行卡,在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應用中使用,社?ǖ慕鹑趹脼槿嗣駧沤栌洃,目前不支持貸記功能,使用范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介紹,社?虞d金融功能后,逐步將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就業扶持政策補貼的領取、醫療費用的支付與返還等業務,以及查詢本人社保相關信息,都集成到社?虞d的銀行賬戶中辦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李東榮說,社?ㄉ霞虞d金融功能,沒有改變現行的銀行管理規定,所以用卡辦理金融業務時,如果違反了現行的征信規定仍會按照現行的征信規定處理。
根據兩部門的推廣計劃,社?虞d金融功能將在2011年至2012年試點,2013年全面推廣,力爭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社?ㄆ毡榫哂薪鹑诠δ艿哪繕。
該卡要求采用密碼算法,采用芯片技術合作,有很嚴格的密鑰管理體系和審批程序,造假可能性極低。
李東榮表示,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造假的可能性是極低的,這個卡要求是采用密碼算法,采用芯片技術合作,有很嚴格的密鑰管理體系和審批程序。李東榮還說,社?ǖ慕鹑趹媚壳安恢С仲J記功能,使用范圍也是在境內,從目前的制度設計、措施保障來說是可以保障安全的。
針對最近已經發現的一些利用社?▉磉`法犯罪的行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社?ㄊ菄屹x予個人社會保障權益的一種載體,請大家保護好自己的權益,特別是加載金融功能后,把卡借給別人就等于把自己的銀行卡借給別人,對自己的權益是一個損失,也給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土壤。
主要費用是在卡后面的系統建設、維護等的大量費用,由政府承擔,對持卡者原則上只收取工本費。
社?ㄉ,必然產生成本。胡曉義表示,社?ㄗ鳛檎豁椆卜⻊章毮艿捏w現,主要費用是由政府承擔,這個主要費用不是見到的這張卡,而是在卡后面的系統建設、維護等的大量費用,對持卡者原則上只收取工本費。
據胡曉義介紹,社?ǖ某杀臼召M由各省財政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共同制定標準。大致的工本費是20元至25元。雖然有這樣的標準,但許多地區在發卡過程中是減免費用的,特別是對生活困難的群體。還有的是利用各種資源來分攤成本,減少甚至免去了第一次發卡的費用。
“盡管獲得卡的成本很低,但是如果補卡還是需要費用的,補卡費用也是為了讓大家能夠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胡曉義說。
社?壳爸饕糜卺t保結算,下一步功能拓展主要是在養老保險方面,“已在這方面做了設計”。 目前,社?ㄖ饕糜卺t保結算。然而,社會保障的范圍卻不僅僅是醫保,還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等。那么,未來社會保障卡的功能將向哪個領域拓展?
胡曉義表示,社會保障卡的應用范圍總的考慮是“急用為先、逐步擴展”。下一步功能拓展主要是在群眾需求越來越旺盛的養老保險方面。
據胡曉義介紹,現在城鎮職工領養老金的是六千萬人,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開展并且迅速普及之后又將有一億人,總計一億六千多萬人領養老金,每年就算領12次就發生幾十億次的支付關系,更不用說還有上億人是在個人繳費環節要發生結算關系,所以這方面的需求很大。他說:“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設計。”
社?ㄌ柌捎蒙矸葑C號,信息可以共享,但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胡曉義明確表示,一證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從目前來看,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胡曉義說,居民身份證的登記規定九個項目,分別是: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戶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號碼、本人照片、證件有效期、發證機關,這些都是固定的信息。身份證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社會管理,不太可能提供非常廣泛的公共服務,不可能登記大量的動態信息。
另外,《居民身份證法》規定,16歲以下居民不強制領取身份證,然而,16歲以下公民的社會保障需求同樣需要有一定的載體來支撐它。胡曉義說:“現在我們發行的社會保障卡的芯片容量成倍于居民身份證,除了基本信息之外,還記錄了大量動態信息,包括每一次繳費、每一次領取待遇、每一次就醫的資金支付等等。像發卡比較先行的地區,比如北京市,所有中小學生都有社會保障卡。”
胡曉義表示,一卡一證之間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他說:“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和公安部門在居民固定信息方面進行了大量比對工作,同時身份管理系統也通過這樣的比對來印證和修正了居民的固定信息。”
“現在我們正在搭建覆蓋全國的互通互聯網絡平臺,而且搭建了跨地區的交換接口。”
胡曉義表示,社?◤脑O計之初就是為了全國通用的。目前批準發卡的170多個地區就是因為具備了達到全國統一標準的條件,才被允許發卡。
不過,胡曉義表示,社?ǖ臉藴式y一還只是一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建設支持這個卡使用的后臺網絡系統。目前努力的方向是:在技術上能夠提供一個支持全國流動和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的技術環境,他說:“現在我們正在搭建覆蓋全國的互通互聯網絡平臺,而且搭建了跨地區的交換接口。”
自2011年9月起,多地社會保障卡加載金融功能,社?ǜ鼡Q了金融芯片,新社?瞥蔀槌挚ㄈ讼碛猩鐣U虾凸簿蜆I服務權益的電子憑證,具有信息記錄、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社會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
金融社?ㄔ谌珖秶鷥蠕侀_,目前,包括湖北、內蒙、黑龍江、山西、寧夏、河北、貴州、新疆等地都開始發行金融社?。
據介紹,湖北今年將加大換卡力度,全省社會保障卡的持卡人數將達到1500萬人,各地原已發放且不符合具有金融功能的社會保障卡,今年將開始逐步更換成帶有人社部和人民銀行共同認定芯片的新卡,社?ǹ鏄邮、標準、發卡流程等都將統一,全省換卡率力爭達到50%,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達到100%。據預計,國家人社部和人民銀行總行共同認定的新標準社會保障卡芯片,將在5月份完成檢測,待國家推行后即全面實施。
本文地址:http://www.fangcaojia.com/banli/shehuibaozhangka.html
人中國證監會2月26日公開表示,住房公積金入市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經啟動。超過2.1萬億規模的住房公積金入市,將對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入市能否改變過去公積金“干等貶值”的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