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延遲退休”的消息,一直被口口相傳,但至今依舊沒能全面推出,主要原因在于百姓對此看法各有不同。早在2016年,中國日報就曾發表過一篇名為《延遲退休方案年內將公布》的文章,但時至今日,延遲退休依舊被不斷推后。
任正非,75歲,表示自己要等到“長生不老藥”研制成功后才退休;李嘉誠,91歲,12歲開始工作,78年從未有一刻休息;董明珠,68歲,依舊和25歲一樣年輕。所以說,在有錢人的世界里,“退休”可能意味著將自己的寶貴生命提前關進籠子里。對他們而言,退休看心情,因此,退而不休便成為很多人的退休狀態。
在中國,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干部為55周歲,女工人為50周歲。因此,很多人不能理解,明明人到中年,力不從心,在實施延遲退休的話,不僅不能完成工作,關鍵是身體承受不住高強度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覺得,60歲退休不僅能享受晚年生活,還不用拖著年邁的身體為企業和社會帶來麻煩,再合適不過了。
為什么非實行延遲退休不可?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身體素質日益增強。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1949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但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歲。
此外,報告還指出,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至14歲人口比重下降到16.9%,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進入新時期后,我國人口紅利不斷弱化,但人口老齡化加速加劇,導致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壓力加大。
此前,就為什么要推遲退休年齡問題,原人社部不漲尹蔚民曾解釋道: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已不再適應發展需要,不管是開發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老,醫療基金的持續健康運行,都應進行法定退休年齡調整,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做法。
據人社部部長表示,之所以遲遲未定方案,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復雜,就業壓力較大。尤其是近幾年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流安置壓力較大,因此方案的制定更需謹慎穩定。另外,據我們所知,基本上發達國家的退休年齡都是在60歲-65歲。因此,在老齡化形勢加劇的同時,延遲退休的“風口”也會越來越緊。據悉,人社部已形成漸進式延退方案,一旦出臺,將廣泛征求社會意見。
如今社會意見如何?
如今,社會競爭力增強,許多人背負著工作和家庭壓力,延遲退休則成為他們不愿提及的事。另外,對很多從事高強度工作者而言,延遲退休無疑是加劇他們身體傷害。相反,現在支持延遲退休的,都是一些從事輕松工作且薪資較高的工作人群。
2020年1月初,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企事業單位高級專家退休年齡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表示,企事業單位相應崗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副高級、高級專家,可根據工作需要,在身體能堅持正常工作且具備相應條件的情況下,申請延遲退休。
其中,申請延遲退休有兩個條件:第一,達到規定退休年齡,且提前2個月進行書面申請。第二,延遲退休年限為1-3年,高級專家最遲不能超過65歲。
山東出臺這一延遲退休政策后,延遲退休的步伐似乎在不斷加快,但依舊是自愿申請,并非強制實行延遲退休計劃。但也有人說,一旦延遲退休計劃開始實施,第一批“受罪”的,便是當今70后……
一旦政策于2020年出臺,于2025年實施,以下4個群體將受影響:
1、到2025年,小于等于60歲的男性干部。
2、到2025年,小于等于50歲的女性工人。
3、到2025年,小于等于55歲的女性干部。
4、到2025年,小于等于55歲男性工人。
實行延遲退休計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能減少養老金的支付壓力,但也還是要考慮大部分人的意愿與需求,不能強制實行。作為普通公民,大家在無法改變政策的情況下,只能盡可能保障自身利益,爭取一個安詳的晚年生活。對于延遲退休計劃,你支持嗎?
本文地址:http://www.fangcaojia.com/zhishi/yanglao/183184.html
人中國證監會2月26日公開表示,住房公積金入市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經啟動。超過2.1萬億規模的住房公積金入市,將對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入市能否改變過去公積金“干等貶值”的窘...[查看全文]